听乐随笔—弦乐小夜曲之所思(乐评)

【发布日期:2011-04-23】

  贵阳交响乐团在室内乐队音乐会系列〈四〉中,演奏了两部著名的弦乐小夜曲:埃尔加的作品20,柴柯夫斯基的作品48。
       小夜曲这种体裁实际上有声乐、纯器乐以及两者结合三种形式。声乐的小夜曲,原是黄昏时分青年男子在恋人窗下表达爱意的歌曲,多用曼多林伴奏。在作曲家们创作的名作中,有抒发爱情甜蜜的如舒伯特《小夜曲》、爱情痛苦的如托赛尼《悲叹小夜曲》、甚至幽默或揶喻的如勃拉姆斯《徒劳的小夜曲》等。在歌剧中的特定场景也有运用,如莫扎特《唐.璜》、罗西尼《塞维利亚的理发师》等。真正专为器乐独奏写的小夜曲不多,比较著名的如德尔德拉的《小夜曲》,但实际上却常常是用乐器替代人声,很少展示乐器本身的特质。发端于十八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、纯器乐合奏小夜曲,在功能、形式、结构等方面与声乐小夜曲完全不同,属纯音乐范畴,但又不似交响曲那样‘正式’和‘严肃’而更亲切随意,性质接近《嬉游曲》、《遣兴曲》,是由多个乐章构成的组曲。莫扎特创作了十三首小夜曲,包括听众耳熟能详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,以及《哈夫纳》、《夜曲》、《邮车号角》等。这些小夜曲在乐队的编制上是多样的:有专为弦乐队、有弦乐加定音鼓、有专为木管;乐章数也不限四个:《夜曲》是三个乐章,而《哈夫纳》多达八个乐章。许多大作曲家都对这种体裁情有独钟:古典时期海顿、贝多芬,浪漫主义时期勃拉姆斯、德沃夏克、柴柯夫斯基,二十世纪理查.斯特劳斯、苏克、埃尔加都为弦乐或管乐写过小夜曲,而且都是深为听众喜爱的名作。近代作曲家更有创新,例如,勃里顿的包括有序奏、尾声和六首歌曲的《男高音、圆号和弦乐队用的小夜曲》、沃恩.威廉斯为16名独唱声部和乐队写的《音乐小夜曲》等。

  聆听贵阳交响乐团的演奏,可以清晰地感到自莫扎特以来,小夜曲这种体裁有了多么大的发展:它不再主要是一种逍遣休闲的音乐,而有了更丰富的情感内涵甚至戏剧性。从柴柯夫斯基原打算将其写成一部交响曲,只是在作品定稿后才最终命名为《弦乐小夜曲》的史实,就足已表明它有深刻、广博的思想和内容。特别是第三乐章《悲歌》,是柴柯夫斯基最感人的、最富悲剧性的、深刻的篇章之一。而一乐章庄重辉煌的第一主题和优雅轻灵的第二主题形象的鲜明(笔者看过芭蕾舞大师巴兰钦用这部作品编导的‘纯’芭蕾,其中一乐章第二主题由一群女演员以足尖快速碎步奔跑似精灵飞翔,非常贴切地揭示了这个主题的形象与内涵)。第二乐章圆舞曲的飘逸高贵,第四乐章多彩民间节日的鲜明风俗场景和豪放热情(这个乐章直接采用俄罗斯民歌《在草地上》、《在青苹树下》为素材),使这部作品既有柴柯夫斯基个人敏感的风格,又有粗犷的俄罗斯性格。埃尔加的小夜曲则非常‘个人’化:为纪念自己结婚三周年而作。展现的主体在第二乐章,缓缓流动的、时而沉静、时而骚动、时而柔和、时而冲动的情绪,统一在浓烈的柔情之中,营造出温馨的气氛,传递着作曲家细腻而丰富的情感。一乐章是生动和轻快的舞蹈,偶而出现的独奏小提琴乐句妩媚迷人。末乐章很短小,似二乐章款款深情的补充,但向上涌动的乐句传递出更多内在的激情。整个作品传递出一种英国贵族般的高雅(埃尔加是英国皇室册封的爵士)。处于欣赏者的听众和演绎者的演奏者双方,可能会对这两部作品产生一种有趣的同感:对柴柯夫斯基较熟悉,且旋律优美、易于记忆,情感幅度大、形象鲜明,听众容易接受,演奏者相对也较容易理解和表达;相比之下,绝大多数听众(也许也包括演奏者们)都不太熟悉埃尔加其人其乐。他英国的含蓄(或贵族似的骄傲)和‘维多利亚式的’( 美国《纽约时报》著名乐评人科赞评语)、更为细腻内省的音乐较不易接受,演奏者表演起来也较困难:既‘不能沉浸于非维多利亚式的感官刺激’,又要保持丰富而持续发展的音色和展示音乐结构的丰富,真有会陷入‘加大幅度会失去应有的风度,而反之又过于平淡’的两难境地。

  从音响融合、力度层次、清晰度、乐句起、收的一致等方面,贵阳交响乐团的五部弦乐己有比较好的整体感;而经常担当旋律声部的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声部更有良好的、有时还相当精采的音乐表现。当然,对一个演奏员和乐团都相当年青的职业乐团而言,向更高水平发展是必须的。以这两部小夜曲为例,它们的难度其实不亚于交响曲:作曲家在五部弦乐的写作上更为精致,音乐内涵也相当丰富甚至深刻。因此,不论对技法和力度、音色、乐句、声部组合,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;而要想准确地传递出完全不同的民族、时代、个人风格,不仅是指挥,更是五部弦乐每一个演奏者的职责,任何声部、任何人游离其外,都会影响最终高品质的形成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弦乐队‘任重道远’。但笔者相信,只要每一位弦乐演奏者都不断完善自己的‘群体意识’和技能、艺术修养,一定会‘百尺杆头更进一步’。期待着他们在柴柯夫斯基交响音乐会上有更精采的表现。

  周子  2011/4/16